根据报道,一支北方的中超俱乐部希望和球员协商大幅度降薪,但因为幅度太大未能和球员达成一致。中超目前不止泰达和苏宁出现危机,部分能获得准入资格的俱乐部同样存在资金缺口。
从去年开始,中国职业联赛的寒冬就一直延续,去年17支球队消失,而今年的数量虽少,却有苏宁这样的中超冠军,以及泰达这样的老牌豪门。除了泰达和苏宁之外,重庆和华夏也一度处于崩溃的边缘。
尽管足协的财务约定指标要求每支球队的年开销控制在6亿之内,球员薪水本土球员不得超过税前500万,外援不得超过税前300万欧元。然而,大环境之下对于大部分俱乐部来说,这样的开销压力依旧过大。
不少国内球员并不太愿意接受降薪,但他们也不愿意公开表态。一名老牌俱乐部的队员表示:“俱乐部还没聊过降薪的事,但都不希望降薪。”
武汉卓尔队的艾志波算是少见的公开发言的球员。他在社交平台主张减薪应“中欧有别”——中超俱乐部营收不主要靠转播分成和俱乐部周边,疫情短时间内难以造成伤筋动骨的影响;欧洲球队球员都放假回家了,而中国球员大多仍在集训;合同中相关条款不健全,降薪缺乏法律依据。
的确,中超职业化程度相对较低,俱乐部受停赛的冲击不同于五大联赛。足协曾公开的一份职业俱乐部财务成本分析显示,2016赛季中超16支俱乐部总收入70.82亿元,亏损39亿多,收入64%来自商业赞助。
至于艾志波列举的第二点,大多数人仍坚持训练,也是很多球员反对降薪的理由。有球员就表示:“从去年12月起一直跟随着俱乐部训练,按时出勤,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也有球员认为适度降薪可以理解,表示:“现在最重要的是,如果不降薪,还能不能支撑得住?如果说降薪能够让企业运转得到缓解,那么接受降薪就是与俱乐部共患难吧。”
金元时代的中超球员,基本都拿着数百万元的工资,国脚球员的年薪都是千万级别,有些所谓的“巨星”,收入可能更多。有些球员在中超赚的钱,甚至比欧洲足坛顶级球星都多,但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职业生涯贡献,他们都和这些巨额工资不匹配。因此,这种极度不合理的现象,长期以来备受争议。而在国足12强赛遭遇耻辱出局后,针对国脚球员高薪低能的质疑和批评越来越多,足协不得不再次进行大幅度降薪。 据悉,在2020年的中超解散浪潮结束后,陈戌源便以此为契机,大幅压缩中超球员的年薪。即便是很多顶级外援,在中超的薪资也就是2、300万欧元,相比于过去动辄千万欧元的天价工资,确实有明显降低。而本土球员如果拥有国脚身份,封顶薪资为500万,和过去相比几乎是“腰斩”。如今,足协正在研究新一轮降薪,预计顶薪将会从500万变成300万,而且每个球队的名额有限。 也就是说,大部分中超球队的工资帽受到严格限制,顶薪为300万元,只有个别绝对核心能拿到,大部分球员的薪水可能只有几十万元。足协还没有发布正式公告,广州恒大就率先对球员薪资进行限制,队内顶薪为60万元。这就意味着,即便是张琳芃、韦世豪这个级别的球员,想留在恒大踢球,每年最多拿到60万元工资,平均下来就是每月5万元,和过去每个月上百万收入相比,降幅不可谓不低。 这名球员扬言出国踢球的原因,是部分东南亚地区的联赛,正在走中国足球过去10年的老路,奉行金元足球,期望通过高价引进外援提升实力,促进国内足球事业发展。前中超外援、韩国球员金信煜加盟新加坡联赛后,每年的薪水仍然达到1000万元左右,这在如今的中超联赛已经不可能出现。因此,有些国脚希望逃离中超,梦想和过去一样拿着高年薪,但球迷们却不以为然,认为他们过度自信。 确实,国足刚刚在12强赛中被打得满地找牙,在整个世预赛过程中,国足面对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球队的表现很一般,也就只能踢踢关岛、马尔代夫等几乎不玩足球的国家。有球迷表示,在明知花同样的价格,能引进水平更高的韩国、日本甚至西亚外援的情况下,东南亚球队为什么要选择中国球员?难道为了拉到海参厂商的赞助吗?不得不说,有些国脚在长时间纸醉金迷的生活中,已经迷失了自己,更不知道他们出了国门,根本没有多少市场。
大连队在这段时间一直在集训备战,球队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在中超第二阶段比赛保级。大连队球员现在都感到庆幸,因为俱乐部没有出现拖欠球员薪水的情况。根据权威媒体调查显示,中超大部分俱乐部都存在欠薪问题。大连队是为数不多不欠薪的球队,发展一直很平稳。 如今大连球员回过头来看看俱乐部当初要他们集体降薪的决定,应该觉得是非常明智。大连队在本赛季中超开打前,就要求跟本土球员重新签订合同,以便能实现大幅度降薪的目标。像曾经跟大连队一起同甘共苦的老将张翀,面对这样的要求,自然是毫不犹豫。 张翀答应了球队降薪,跟俱乐部重新签订了合同。单欢欢和陶强龙则是对大连队降薪不满,他俩加盟球队时,俱乐部经济状况还不错,给了千万级别的大合同。所以单欢欢和陶强龙对于降薪非常抵触,而大连队则是态度坚决。 大连队认为不想签新合同的球员,都可以自由转身走人,球队绝不阻拦。单欢欢和陶强龙考虑到现在国内联赛不景气,他俩去了别的中超球队未必比在大连队合适。所以单欢欢和陶强龙就选择降薪,让大连队降薪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大连队成功实现降薪之后,球队的支出就少了很多负担。 大连队在这种情况下,也能把工资都及时发到球员身上。大连球员如今看到欠薪在中超已成为常态,而他们能准时拿到工资,就已经非常满足了。希望大连队能在未来中超第二阶段比赛中,可以早日实现联赛保级的梦想。大连队本身实力并不差,球队有多名国脚级球员,相信他们只要正常发挥就能顺利提前保级。
在疫情如此严重面前,足球的各大俱乐部都宣布要通过降低球员的薪水来维持俱乐部的正常运营,尤文第一个宣布的,紧接着巴萨、拜仁等豪门纷纷效仿,短时间内,足球的比赛是不会开始了,每一个俱乐部也就没有了门票收入,要知道门票的收入是俱乐部的主要,降薪也是能够帮助俱乐部剩下几千万欧元,像C罗等球星降薪幅度非常大,达到了近千万,这样也确实对俱乐部的帮助更多,不会让俱乐部在财政方面垮台,有助于整体的规划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 国内的很多球迷开始关注讨论我们自己的中超联赛会不会降薪,这个话题现在热度非常高,各方意见也是不通知,
任何一件事都有正反两方面,有人说支持降薪,就会有反对的意见,两边的意见观点似乎也都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国内作为最早发现疫情的国家,并且,我们停赛的时间是最长的,中超的球队投资人生意上几乎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想必之后对球队的投入就会另做规划,这是一个重要的点,如果没有高额的投入,中超的俱乐部是亏钱的,因为目前中超联赛的转播费和赞助费还不能达到让每一支俱乐部都能够盈利的程度,如果投资人的投入大幅度降低,对于球队的引援和操作将会迎来非常不利的消息,所以球员们降薪也是一件合情合理的,
反对人们的观点就是说,现在很多球员并没有在家休息,而是已经归队接受隔离检查,进行紧张的球队备战训练中饿了,大家也是付出了劳动,这个观点也是有他的印证性的,如果降薪,球员们抱怨情绪过高,对训练的态度肯定是会有变化了,毕竟我们国内的足球运动员的薪资和梅西等巨星是有天壤之别的,
其实这个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大家讨论的观点是不一样的,从我个人的看法上来说,其实这都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每个球员的薪资状况都是不一样的,对于一般的球员来说,他们就是一份底薪,只有发挥好了,会有一些奖金或者是说弹性收入,现在没有比赛,也就没有所谓的弹性首日了,如果还要让他们降薪,想必这就有一点过不过去了,大家都是要生活的,对于明星球员来说,他们除了球队的收入之外,还有高额的代言费和活动收入,当然我这里并没有仇富的心里,他们获得这些也是他们的努力,他们的降薪可操作性是比较高的,如果是真的让俱乐部有一个高的发展,在引援上有很多的操作,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降低一些工资,
其实这些我们大家都说的不算,之后俱乐部的老板说的算,这就要看每一个球队的经济实力了,想必一些大型企业冠名的俱乐部,他们是有雄厚的实力,能够支撑柱俱乐部的开支。但是也是有一些财政问题较大的俱乐部,具体做法那么就拭目以待吧 。
最严限薪令出台本身就是中超联赛不职业表现,最应该降薪的是足协 文/姜诗华 根据多方面的信息显示, 中国足坛最严限薪令即将公布,据悉,在本次降薪中,中国球员的顶薪为税前300万人民币,外援的工资最高不可超过税前200万欧元。而中超俱乐部每年总投入上限3个亿。这是继2019年底、2020年底以来,中国足协出台的第三份限薪令,也被称之为史上最严格的限薪令,不过,在我看来, 最严限薪令出台本身就是中超联赛不职业表现,最应该降薪的是足协。 这一份限薪令的出台,一个重要的背景就是国足春节期间的表现引起了众怒,特别是女足相比较更是丢人丢到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最严限薪令的出台对于中国足球是利好,甚至从长远看,三令五申的限薪政策,并不利于联赛的持续发展。当然,我并不反对中国球员的适度降薪,但是反对连续性的大幅度降薪。更不赞成由足协来主导俱乐部的球员限薪。国外联赛都是由职业联盟来主导球员市场化的薪酬体系,在中国足球深化改革方案中也提到:实行管办分离。但是现在,中超联赛根本就没有实行管办分离。 不可否认,限薪确实能够减轻俱乐部的投入压力,但是一个成熟的职业联赛,一方面要尊重投资人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也要让俱乐部看到盈利的可能。但是目前中超联赛最大的问题不是限薪,而是俱乐部没有经营自主权,也没有话语权,在利益分配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以俱乐部分成为例:不进行任何投入的足协,每年度分成高达36%,而其余16家俱乐部每一家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平均每家俱乐部的分成只有4%,这种分配机制的巨大差异,加之中性名政策的强行推出,才是导致中超联赛不职业、俱乐部出钱赔本赚吆喝的最大根源。因此,即使限薪,也应该从降低足协的收入开始,至于是不是降薪,不应该由足协说了算,应该由俱乐部推举成立的职业联盟来确定。
有消息显示, 到1月27日的时候,中超仍旧有半数球队没有递交《工资奖金确认表》,这个情况要比2018赛季末和2019赛季末严重得多 :那两年,没有递交工资确认表的球队大都是中甲和中乙球队,为此2018赛季末(2019赛季前)退出或者没有获得准入资格的俱乐部是9家,2019赛季末(2020赛季前)退出或者没有获得准入资格的俱乐部高达17家。 然而,即便是那两年,中超球队的情况都比较不错,但现在,竟然半数中超球队没有递交工资确认表,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一个原因大家都知道,那就是中超半数左右的俱乐部出现了欠薪,这个情况比以前要严重,因为欠薪,工资确认表球员们自然不愿意签。 但这其实只是一方面,过去几个赛季,中超也有一些球队欠薪,但他们都很利索地递交了工资确认表,原因就是,俱乐部和球员协商的过程比较顺利,基本上一番威逼利诱,球员就乖乖签字了。 但现在, 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俱乐部和球员的矛盾正在全面激化。 激化的原因很简单,主要就是降薪导致的:前几个赛季虽然欠薪,但当时不少球队并没有降薪,所以俱乐部和球员之间的矛盾并不深。 但进入2020赛季之后,很多俱乐部开始全面收缩,他们和球员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比如一些高薪球员就被俱乐部疯狂甩卖,问题是,卖了半天有的还没卖出去,但这个球员和俱乐部肯定离心离德了。 另外就是, 一些2020年年底到期的球员,以及一些2021年年底到期的球员,理论上在2020年下半年就要续约的,尤其是足协出台了限薪条款之后,如果突击续约,其实是可以突破限薪条款的,但是大部分俱乐部都拒绝续约,或者给出了比较低的条件,而球员一时半会又无法接受低的条件,所以不少俱乐部和球员就出现了僵持,矛盾就越来越大。 恰恰是这些矛盾,球员和俱乐部的对立就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球员自然更不会轻易签工资确认表。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不少俱乐部萌生了退意,球员们也了解俱乐部的想法,所以他们就更不愿意签字,希望以此逼迫俱乐部赶紧给他们钱,否则签字了,俱乐部没有压力了,回头俱乐部真的退出或者转让了,钱就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要回来。 综合这些因素,今年《工资奖金确认表》的签署情况自然就很不乐观,原来俱乐部做做工作球员就签字了,但现在俱乐部拼命做工作,球员也不愿意签字,而且个别俱乐部连拼命做工作的心情也没有了,有点等死的意思。